由于磁通量的變化而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稱為電磁感應和渦流:當一些關閉電路的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時,電流會在導體中產生;這些感應電流的流線是封閉的渦流,所以稱為渦流(渦流)感應加熱:交流電流流向被卷曲成環形導體(通常是銅管),從而產生磁束。當金屬被放置在其中時,磁束會通過金屬體,渦流(旋轉電流)會在與磁束自繳的方向產生,所以感應電流會在渦流的影響下產生發熱,這就是真空感應熔煉爐的原理。
真空感應熔煉爐包括爐體,爐體開口處設有爐蓋,爐體內設有熔煉室,還包括導磁柱,導磁柱周圍有磁線圈,導磁柱兩端分別連接上導磁和下導磁,上導磁與上導磁盤緊密貼合,爐蓋上設有上導磁盤,下導磁與下導磁盤連接,爐底設有下導磁盤。
爐體上還有一個電機,用于啟閉爐蓋。電機的轉軸與連桿連接,連桿與上導磁盤連接。下導磁盤嵌入式設置在爐體底部。無芯感應熔煉爐采用導磁柱、導磁φ和導磁盤。
真空感應熔煉爐加熱原理的三種效應:
皮膚收集效應:當交變電流通過導體時,導體截面上的電流分布部分均勻,導體表面出現電流密度。這種電流收集的現象叫做皮膚收集效應。
鄰近效應:當兩個有交流電的導體靠得很近時,兩個導體中的電流應該在相互影響下重新分布。當兩個導體流的電流相反時,導體內部出現電流密度;當兩個導體流的電流方向相同時,導體外部出現電流密度,稱為鄰近效應。
環形效應:如果交流電通過環形線圈,電流密度就會出現在線圈導體的內部,這就是所謂的環形效應。
2023-06-26
2023-06-16
2023-06-06
2023-05-30
2023-05-23
2023-05-16